首頁 > 學習
《善戰者說》| 哈希解讀 每天聽本書2022


你好,歡迎每天聽本書,我是哈希。今天為你解讀的是《善戰者說》。
這是一本用《孫子兵法》來講商業經營的書。書名里的“善戰者”,既是指戰場上善于用兵的將領,也是指能在商界運籌帷幄的企業。
人們經常說,商場如戰場。在戰場上,一支軍隊想要取得勝利,在內部,必須有嚴明的紀律;面對敵軍,要有高明的對策;面對變幻莫測的戰況,要有足夠的應變能力。而在商界,一家企業想要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,也必須要有適合自己的組織管理體系,要有能制勝對手的競爭策略,還要能應對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??梢?,戰場中的軍隊,市場里的企業,確實有很多共通之處。
《孫子兵法》誕生于春秋時期,作者是當時的吳國將軍孫武。唐太宗李世民曾說,“觀諸兵書,無出孫武”。自古以來,《孫子兵法》一直被奉為兵家經典。并且,進入20世紀之后,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,在世界軍事史上擁有了重要的地位。比如,利德爾·哈特在他的名著《戰略論》一書的扉頁中,引用了19條軍事學家的語錄,其中前13條都出自《孫子兵法》。
《孫子兵法》雖然是一部兵書,但它并不僅僅是教我們怎么去打仗的。在孫子看來,真正的“善戰者”,不是簡單地能打,一味地追求贏,而是要爭取不用打就能贏,或者用最小的成本取得勝利。用孫子自己的話說,就是“不戰而屈人之兵”。要做到這點,就需要一個將領,不僅考慮到在戰場上怎么廝殺,還要考慮到軍隊內部怎么管理,自己的領導力怎么塑造,面對外部環境的變化怎么適應,等等。這也是《孫子兵法》的影響能歷久彌新、跨越國界的一個重要原因。這也是為什么,在商業世界里,《孫子兵法》里的謀略,同樣值得參考。因為對于一家企業來說,同樣不能靠蠻力、靠一味投入資源取勝,而是要全盤考慮內外部因素,追求用最小的成本,去取得最大的勝利。
這本書的作者,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的管理學教授,宮玉振。他擁有軍事學的博士學位,曾經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略部副研究員、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理事??梢钥吹?,他是一位在管理學和軍事學方面都很有造詣的學者。在這本書里,他提取了《孫子兵法》中核心的十二個理念,包括“五事”“七計”“先勝”“任勢”“擊虛”“詭道”“機變”,等等。書中的案例,雖然以企業為主,但對個人同樣有啟發意義。在接下來的音頻中,我會以一個善戰者要面臨的三類主要挑戰為線索,分三部分來解讀書中的內容。
第一部分,我們來看看,“善戰者”在管理一家企業,或者一個項目的時候,應該考慮哪些基本的要素。第二部分,我們再說說,面對對手,“善戰者”應該怎么競爭對抗。第三部分,我們重點看看,“善戰者”應該怎么應對生存環境的不確定性。
好,首先我們進入第一部分,說一說,“善戰者”在管理一家企業,或者一個項目的時候,應該考慮哪些基本的要素。
這里,書中重點介紹了孫子提出的“五事”思想(事情的事)。這“五事”分別是,道、天、地、將、法。
乍一聽好像有點玄學的味道。但具體了解之后,你會發現,這“五事”中的每一項,其實都對應著現代管理學當中那些基本的管理要素。
比如,將,對應的是一家企業的創始人跟核心管理團隊。法,對應的是企業的法規、制度、流程。天,是兵法中所說的“天時”“時勢”,對應的是企業所處的時代大勢,像數字化浪潮、人工智能革命,這些就屬于時代大勢。
將、法、天,這些都很好理解。但剩下的兩個,“道”和“地”,好像單憑字面就不太好理解了。
我們先來說說“道”。你應該有感覺,從古至今,中國人特別喜歡講“道”,道家有道家的“道”,儒家有儒家的“道”,法家的代表人物韓非子也專門講過“道”。但各家對“道”的內涵,理解并不一樣。那孫子所說的“道”,是什么呢?
關鍵在于這么一句話:“道者,令民與上同意也。故可以與之死,可以與之生,而不畏危?!币馑际?,道,就是讓民眾和君主有共同的意愿和追求,以至于可以同生死,共患難,不畏懼危險。所以,“道”就對應著我們今天所講的,企業的愿景或信念。
如果把時鐘撥回到30年前,人們對于企業的信念,關注度并不高,更多地把它看作一句激勵企業員工的口號。但是,近些年,我們會發現,企業家們,開始越來越多地在公開場合,闡釋、強化自己的企業信念,并且越來越注重在這個信念的導向下去規劃公司發展。
比如,我們都很熟悉的,喬布斯的那句,活著就要改變世界;還有任正非一直在講的,華為要“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”。還有,亞馬遜的前CEO貝佐斯,有一個特別的習慣,就是在每一年他寫給股東的信的結尾,都附上1997年,亞馬遜剛上市的時候,他給股東寫的那第一封信。為什么呢?因為第一封信里明確講了,他們“以客戶為中心”的信念,還有在這個信念下的長期戰略規劃。等于說此后的每年,貝佐斯都要帶著股東們回看一遍,亞馬遜走到哪兒了,是怎么樣堅持自己的信念的。
有一本經典的管理學書籍,叫《追求卓越》。在書里,作者湯姆·彼得斯和羅伯特·沃特曼說,他們在他們所研究的那些出色的公司背后,發現了一個共同的特點,那就是,它們“都很清楚它們的主張是什么,并認真建立和形成了公司的價值準則?!边@也是我們所說的,企業信念。
那么,為什么一個清晰、明確的企業信念,能幫助企業走向卓越呢?其實,這個問題,我們回到歷史的興衰、兵家的成敗中,同樣能找到啟發。有一句話叫:得民心者得天下。我們看到,歷史上,失掉江山,或輸掉戰爭的例子,很多都是因為失了民心。而信念,就是幫助一家企業凝聚人心的利器。
這一方面體現在,共同的信念,能在一家公司內部,增加成員的向心力、凝聚力。IBM公司的前CEO小托馬斯·沃森就說過:“我相信一家公司成敗之間真正的差別,經??梢詺w因于,公司激發了員工多大的熱情和多大的潛能,有沒有幫這些人找到共同的宗旨。如何維系這種共同的宗旨?我認為,答案在于信念的力量,以及這些信念對員工的吸引力?!?/p>
另一方面,反復強調一家企業的信念,也可以對外釋放一家企業的吸引力,吸引市場中認同這個信念的人,把他們轉化為企業的用戶或支持者。這個道理不光適用于企業。有一本知名的表達類書籍,《如何啟動黃金圈思維》,里面就說過,那些善于激勵人心的領袖,他們在溝通或表達中,往往不會遵循“是什么—為什么—怎么辦”這個套路,而是會把“為什么”放在最前面說。也就是先告訴聽眾,自己行為背后的信念是什么,這會更容易激發聽眾的情感共鳴,獲得他們的支持。比如,馬丁?路德?金在他的演講中,不會到處宣揚美國需要改變哪些方面,他只是去不斷強調、傳播他所相信的那些事情,這樣,他就吸引了那些跟他有共同信念的人,而這些人又會把這個信念傳播給別人,匯聚更多的人。馬丁?路德?金明白這一點,這也就是為什么,他的演講叫作“我有一個夢想”,而不是“我有一個方案”。
所以,雖然,“道”,或者說信念,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,但從歷史的興衰、商業的實踐、社會的傳播中來看,它又在實實在在地發揮作用,是我們不能忽視的。
說完了道,再來說說“五事”中剩下的最后一個要素“地”。孫子說:“夫地形者,兵之助也?!钡?,就是軍隊所處的戰場地形。對應到企業身上,就是企業所處的行業,這是企業競爭的主戰場。
那么,怎么去分析“地”呢?孫子說:“地者,遠近、險易、廣狹、死生也?!边@就是分析“地”的四個基本的維度。
比如,遠近,指的就是,作戰距離的遠近,或者說,一家企業把自己的商業版圖拓展得有多大,戰線拉得有多長。這里要注意的是,企業的擴張要和自己的能力邊界相匹配;如果野心的膨脹超過了能力,對于企業來說,往往是災難的開始。對于個人來說也是這樣。比如,巴菲特有個著名的“能力圈”投資理論。在他看來,能力圈的范圍大小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要確定自己能力圈的邊界在哪里,只在能力圈邊界之內投資。對于普通人來說,就是在每次做投資決策之前,先問問自己,對于這件事,我真的了解嗎?基本面、政策面、情緒面,我都清楚嗎?如果回答是否定的,那么這就屬于是能力圈范圍以外的。巴菲特說,“如果你知道了能力圈的邊界所在,你將比那些能力圈雖然比你大5倍卻不知道邊界所在的人要富有得多”。
這是“遠近”這個維度。還有“廣狹”這個維度,就是作戰區域的廣闊與狹窄,相對的就是企業所面對的市場容量,也就是市場規模到底有多大,發展潛力究竟如何。還有“地”的“險易”這個維度,就是提醒我們注意,要懂得占領戰場上那些關鍵的戰略要點,這樣就可以用少量的兵力,控制和輻射周邊的一大片平坦地區,也就是所謂的“以點控面”。對于企業來說,就是把資源集中投入到市場中的那些重點客戶、關鍵區域、戰略渠道上去,把資源的價值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。
再說“死生”這個維度?!八馈本褪撬赖?,進去之后就會全軍覆沒;“生”就是生地,控制之后可以進退自如,攻守兩便。對于企業來說,死地就是風險過高的市場,或者是那些狹小、增長緩慢、天花板效應明顯的市場;生地就是那些有很好的增長潛力、成長空間的市場。軍事上的一條原則是“居生擊死”,也就是自己要控制生地,而把對手引進死地。
可以看到,“地”這個要素,主要講的是,一家企業怎么在行業戰場中取得勝利。剛才我們大致過了一遍要考慮的基本點,接下來,在第二部分里,我們就詳細來說說,在行業競爭中,面對對手,“善戰者”應該怎么競爭對抗;看一看,書里面那些具體的策略和案例。
孫子說:“善戰者,致人而不致于人?!币馑季褪?,在戰場上要把握主動權,去調動敵人,而不能被敵人調動。作者提醒我們,競爭的本質就是圍繞主動權的爭奪。一定要把對抗的主動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,“要牽著對手的鼻子走,而不是跟著對手的屁股走”,這是取勝之道的核心。
那么,怎么能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呢?
首先就是要采取積極的攻勢。班固在《漢書》中說:“先發制人,后發制于人”。先發動進攻的人,就更容易贏得主動權。比如,美國軍隊曾經提出過一個專門的概念:“破壞性進攻”。意思就是,在預感到對方要進攻的時候,不是一味想著怎么防守,而是主動向對方發起進攻,先于敵人出手,破壞對手的進攻準備,打亂對手的進攻節奏,從而破壞敵人的進攻。
而在競爭中,企業同樣可以通過積極進攻,來破壞預期中的競爭對手的進攻。比如,書里舉了一個阿里巴巴的例子。我們知道,騰訊是靠游戲和社交起家,阿里是靠電商起家。所以,文娛一向是騰訊的主場,而不是阿里的主場。
但是,阿里并沒有放棄文娛這個板塊,而是不斷地通過收購在文娛領域布局。2013年阿里收購了蝦米音樂;2014年收購了UC頭條,還收購了“文化中國”,成立了阿里影業;2015年組建了阿里音樂、阿里體育和阿里文學,收購了優酷土豆;2017年收購了大麥網,成立了阿里游戲等等。
作者說,這一方面,是出于阿里構建自身完整的商業生態的需要。另一方面,從競爭的角度來說,阿里是在通過在文娛領域的主動出擊,進攻到騰訊的地盤,形成戰略牽制,讓騰訊沒有辦法在某一個領域一家獨大,這也是一種對自己的保護策略。
這也是為什么,我們經常能看到,在互聯網巨頭們的商業競爭中,經常會形成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的格局,他們通常不會把某一塊重要的戰場拱手讓人。這背后的一個原因就是,在競爭中,你往往需要積極進攻,在必要的地點都安插進自己的部署,才能更好地保證自身的安全,不會陷入被動局面。
除了積極進攻以外,要想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,我們還需要注意,在競爭中,不要被對手“帶節奏”,不要跟隨對方起舞,而是要堅持自己的打法和節奏。
書里講了一個經典的案例,就是當年統一和康師傅的方便面之戰。
康師傅和統一都是來自中國臺灣地區的品牌。在中國臺灣地區,統一是真正做方便面起家的,而康師傅的主打產品是食用油,方便面只是它的邊緣產品。但康師傅的老板到大陸來,發現大陸老百姓對方便面的需求量非常大,但是當時的大陸市場,沒有好的方便面品牌。于是,他當機立斷,進軍大陸的方便面市場。
很快,康師傅就打開了局面,迅速成為大陸方便面市場的第一品牌,市場份額一度達到了65%。這個時候,統一才后知后覺,也開始進軍大陸市場。但是顯然,這個時候,它已經失去了先機。
那怎么辦呢?一開始,統一是想在品牌知名度上扳回一城,所以,他們在大陸投入了大量的廣告宣傳,想告訴大陸消費者,自己才是方便面的第一品牌。但是效果并不好——康師傅的市場占有率始終在60%以上,而統一的市場占有率始終在10%左右。
所以,統一意識到,在品牌認知這個戰場上,康師傅的先發優勢已經不可動搖。繼續追隨康師傅的步子,在品牌認知上使勁兒,自己很難有取勝的希望。
于是,統一改變了策略,推出了一款新的產品,叫統一100。統一100是怎么回事兒呢?要知道,過去方便面的面餅重量,都是75克、80克。統一100,就是把面餅的重量提高到了100克。這樣一來,就把方便面之爭,從品牌之爭變成了重量之爭,把重量這個概念給凸顯了出來。
這下,康師傅被“帶了節奏”。它趕緊推出了一款“面霸120”,里面是120克的面餅。但這樣一來,反而進一步強化了“重量”在消費者心中的重要性。統一乘機推出了新的產品——來一桶,里面有兩個面餅。這樣一來,統一就成了方便面里的“重量之王”,畢竟,一般人,吃兩個面餅就足夠了,吃不下更多。就這樣,統一的市場份額快速上升到了30%左右,在大陸方便面市場站穩了腳跟。
可以看到,統一取勝一個重要原因,就是它沒有一味去追趕康師傅,而是另外開拓了自己的一套打法。博弈論當中,有一個基本的觀點,就是,對對手最優的策略,往往是對我方最差的策略。如果你跟隨對手的打法,就很可能會輸得很慘。所以,在競爭中,我們要堅持自己的節奏和對自己有利的打法,堅持“你打你的、我打我的”,不要因為對方的行動而亂了章法,更不要輕易隨對手起舞。
好,剛才我們說的是,“善戰者”在面對對手的時候,應該怎么競爭對抗。接下來,我們再來說一說,善戰者要面臨的一個更大的問題,就是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。企業經常會發現,自己今天身處的生存環境,到明天,可能就變了天,你不知道哪里會飛出一只黑天鵝,哪里會殺出一個程咬金。在當下,不管是企業,還是個人,都可能會越發地感覺,沒有什么是不變的,唯一不變的,就是永遠都會有變化,有不確定性。
那么,面對這種情況,“善戰者”應該怎么做呢?孫子給出的一個重要回答是:“兵形像水?!币簿褪?,你的戰略戰術要像水一樣。水的特點,就是它可以跟周邊的環境結合得非常密切。水在杯子里面,就是杯子的形狀;在瓶子里面,就是瓶子的形狀。它可以隨時適應環境的變化。水性的核心,就是柔性,是彈性,是強大的適應能力。
所以,想要適應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,就需要我們的戰略戰術像水一樣靈活,能根據形勢的變化隨時作出調整。就像孫子所說的:“兵無常勢,水無常形。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,謂之神?!?/p>
孫子曾經提出過“詭道十二法”(詭計的詭),里面強調的就是打仗招數的靈活多變。比如,當形勢險惡,強手林立的時候,就做好防備,靜心沉淀,耐心等待時機;另外,打得贏就打,打不贏就走,只打那些你能打贏的對手,避免跟那些強大的對手正面較量。還有一些針對不同對手的靈活對策,比如,“怒而撓之”,對手性格暴躁,易于激怒,就挑逗他,讓他失去理智,讓他犯錯誤?!氨岸溨?,意思是,對手很謹慎,很小心,那就讓他驕傲,讓他狂妄??裢亲呦驕缤龅牡谝徊?。還有“佚而勞之”,就是在對手休整良好的時候,去折騰他,讓他疲于應付,疲憊不堪。就像彭德懷用的蘑菇戰術,把胡宗南的部隊肥的拖瘦,瘦的拖死,就可以變成好打之敵。
除此之外,在不確定的環境當中,還要注意,不要把自己的全部想法、實力都暴露給外界,要學會虛虛實實,兵不厭詐,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?!霸幍朗ā崩镆仓v到了這方面的招數。比如“能而示之不能”,意思是,明明能打,但我先假裝不能打,隱藏自己的實力和意圖,伺機行事。還有“用而示之不用”,意思是,明明要用這種打法打,但我假裝不用,掩蓋自己的計劃。還有“遠而示之近”,意思是,明明我要在遠處發起進攻,但我先做出在近處行動的樣子,吸引大家的注意力,等等。
書里講到一個經典的,兵不厭詐的例子,是當年雙匯和春都的火腿腸之戰。在今天的市場上,雙匯火腿腸隨處可見,春都火腿腸卻不多見了。不過倒退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,兩家企業其實是旗鼓相當的。那么,雙匯是怎么戰勝春都的呢?
作者說,一開始,在表面上,這兩家企業打的是價格戰。雙匯首先發起了進攻。當時很多人收入還不過百,但火腿腸的價格卻要到一塊三左右,是妥妥的“高檔食物”。雙匯把價格降到了一塊二,同時把火腿腸里面肉的含量從85%降到了75%。春都知道了,也如法炮制。然后雙匯又繼續降價,降到一塊一,肉的含量降到65%。春都繼續跟進。
幾個回合下來,春都火腿腸的價格降到了5毛錢一根,肉含量降到了15%,幾乎成了面疙瘩。這個時候,春都突然發現了問題。雖然,雙匯在所有的宣傳渠道里,大張旗鼓地宣傳這種廉價火腿腸。但是在實際操作中,他們每降低肉的含量10%,相應地產品的產量也降低10%。所以到了5毛錢的時候,這種產品只占雙匯所有產品產量的10%。也就是說,在市場上,10根雙匯火腿腸,只有一根是低端面腸。而春都的火腿腸,100%全部變成了低端面腸。所以,這就給消費者造成了一種感覺:春都專賣劣質腸;要吃肉多的火腿腸,還得買雙匯。
我們知道,消費者對一個品牌的信任一旦倒掉,是很難重建的。所以,這個時候,春都再回來賣高端火腿腸,也賣不動了??梢钥吹?,雙匯把春都壓在了低端市場上,靠的就是,虛虛實實,兵不厭詐的打法。
另外,關于怎么應對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,孫子還有一句話值得我們特別注意,就是:“善戰者,立于不敗之地,而不失敵之敗也?!币馑季褪?,要先把自身的事情做好,少犯戰略性的錯誤,先保證自己不輸,這是在動蕩復雜的環境中你唯一可以先把握住的東西。這就是,用自身的確定來應對環境的不確定。
比如,足球比賽有個著名的戰術,叫作“防守反擊”,就是先保證自己不失球,然后再尋找反擊和進球的機會。擊劍高手在沒有看到合適的制勝機會的時候,也會先防守自保,先求不敗,對手一露出破綻,再果斷出手,雷擊電閃之間,一擊致命。
還有,晚清政治家曾國藩,在帶領湘軍對抗太平軍的時候,有個戰術很有名,叫“結硬寨,打呆仗”。他要求軍隊,每行軍到一個地方,在休息之前,都要先挖四道壕溝,然后用挖溝挖出來的土,在溝之間壘墻。墻壘完之后,再在最外面壘一圈木頭屏障,然后再派出三成的人值班,其余的人才可以休息。這樣,太平軍想來偷襲,就很難了。曾國藩說:我們只要能保護自己的營壘安如泰山,即使沒有進攻奪敵,也不會損傷大局。
企業在生存中也是這樣。在不知道敵人什么時候來,市場環境會怎么變化的時候,先護全自己,保證自己不犯錯,不給別人攻擊或反殺的機會。這是應對不確定性最基本的守則。
但是,在商業史上,我們也能看到很多,因為忽視了這條守則,而讓自己失掉城池的情況。
比如,20世紀五六十年代,可口可樂判斷,美國本土市場已經飽和,所以把注意力更多放在了海外市場的開拓上,減少了對美國本土市場的投入。這就給了百事可樂極好的機會。等到可口可樂清醒過來的時候,百事可樂已經成為跟它并駕齊驅的對手。
書里還舉例,當年微波爐知名品牌格蘭仕,靠著物美價廉的定位,打敗了很多對手;但是后來,他們轉變了策略,要從價格戰轉為打價值戰,讓品牌走向高端。結果這一下,讓很多原本在價格戰中輸給格蘭仕,已經快要退出市場的對手,生存壓力一下子減輕了,市場空間又回來了。比如,美的就是趁這個機會,一舉擺脫了虧損的局面,在國內市場的份額直追格蘭仕,成了格蘭仕的巨大威脅。
書里還講到了中國手機市場的例子。我們看到,近些年,三星手機的市場份額從2013年的20%,變成2019年后的不到1%,淪為手機市場的小眾參與者。而華為在此期間逆襲成功,在2019年已經占領了40%的市場份額。作者說,這背后,除了華為自身的努力和持續投入以外,還有一個原因,就是三星在中國市場上所犯的致命錯誤,給華為提供了很好的機會。
2016—2017年間,發生了多起三星手機因電池自燃而引發的爆炸事件,極大地影響了三星在中國的品牌形象。而且,三星在華市場的戰略也有失策,他們把市場定位聚焦于中高端市場,但自動讓出了中低端市場——這是中國市場最大的一塊。
這就給了華為等中國品牌很大的機會。它們從中低端市場切入,迅速在這一市場站穩了腳跟,然后憑借性能和價格的優勢,開始向三星所在的高端市場發起猛烈的進攻,最終擠占了三星的位置。
或許正是鑒于三星的教訓,任正非反復強調,華為不能放棄低端市場,他說:“我們爭奪高端市場的同時,千萬不要把低端市場丟了……(不要)‘腦袋’鉆進去了,‘屁股’還露在外面。如果低端產品讓別人占據了市場,有可能就培育了潛在的競爭對手,將來高端市場也受影響。華為就是從低端聚集了能量,才進入高端的,別人怎么不能重復走我們的道路呢?”
這就是,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競爭環境中,所有潛在的對手,潛在的危險,都可能會在你犯錯的時候,給你致命一擊。所以,我們要先要確保自己的戰略沒有大的漏洞,不出大的差錯。在這個基礎上,可以制造或等待對手犯錯誤的機會,一旦機會出現,就迅速抓住。不過最基本的還是,越是在不確定的環境中,越要守住自己的堡壘,用自身的確定來應對環境的不確定。
好,以上就是這本《善戰者說》當中,我想跟你分享的重點內容??偨Y一下:
第一部分,我們講的是,“善戰者”在管理一家企業,或者一個項目的時候,應該考慮哪些基本的要素。書中重點介紹了孫子提出的“五事”思想,包括,道、天、地、將、法。它們都對應著
?
企業管理當中非常重要的元素,分別是,企業的信念或愿景,企業所面對的時代大勢,企業身處的行業戰場,企業的管理者團隊,還有企業內部的組織紀律。
第二部分,我們說的是,面對對手,“善戰者”應該怎么競爭對抗。孫子說:“善戰者,致人而不致于人?!币馑季褪?,在戰場上要把握主動權,去調動敵人,而不能被敵人調動。
?
作者提醒我們,競爭的本質就是圍繞主動權的爭奪。一定要把對抗的主動權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。
?
要做到這點,我們一方面要敢于發動積極的攻勢,先發制人;另一方面,要注意,在競爭中,不要被對手“帶節奏”,要堅持自己的打法。
第三部分,我們講的是,“善戰者”應該怎么應對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。這里我們重點說了三點。
?
首先,我們的戰略戰術要像水一樣靈活,能根據形勢的變化隨時作出調整;第二,不要把自己的全部想法、實力都暴露給外界,要學會虛虛實實,兵不厭詐;第三,要先把自身的事情做好,少犯戰略性的錯誤,先保證自己不輸,再想怎么去贏,也就是,用自身的確定來應對環境的不確定。
除了這些以外,書里講到的《孫子兵法》當中的核心理念還包括:“并力”,講的是戰略資源怎么集中;“先知”,講的是競爭態勢的分析;“將道”,講的是動蕩環境下的領導,等等。主要針對的是商戰中的具體問題。感興趣的話,歡迎你點擊文稿末尾的電子書,進行拓展閱讀。
需要注意的是,《孫子兵法》,或者其他所有謀略類的書籍,提供給我們的,都是活的智慧,而不是死的條文。正所謂“法有定論,兵無常形”,兵法有固定的原則,戰爭卻永遠沒有固定的模式。這就需要我們在讀這些書籍的過程中,一方面要尊重和學習前人總結出來的理念,更重要的是,要把它們創造性地運用到自己的實踐之中,并在實踐中發展這些理念。
就像作者說的,《孫子兵法》總結出來的理念,其實是一艘幫我們學會戰略性思考的渡船,孫子其實是那個擺渡人。而當我們能把書中的理念內化到血液中去,做到“從心所欲,不逾矩”的時候,也就真正悟到了贏的智慧和取勝的法則。
好,今天這本書,我們就聊到這里。你可以點擊音頻下方的“文稿”,查收這本聽書的全文還有腦圖。你還可以點擊右上角的“分享”按鈕,把這本書免費分享給你的朋友。
恭喜你,又聽完了一本書。
撰稿、講述:哈希 腦圖:摩西腦圖工作室
- 上一篇:《貿易打造的世界》| 裴鵬程解讀
- 下一篇:《華爾街教父格雷厄姆傳》| 楊蕾解讀
- 最近發表
- 推薦